自控型高壓滅菌鍋是一種利用高溫高壓蒸汽對物品進行消毒滅菌的設備,廣泛應用于醫(yī)療、制藥、生物研究及食品加工等領域。該設備采用電熱絲加熱水產(chǎn)生蒸汽,在封閉空間內形成高壓環(huán)境,利用高溫高壓蒸汽的穿透性和殺菌作用,有效殺滅細菌、病毒、真菌和芽孢等微生物。其核心參數(shù)包括滅菌溫度、壓力和時間,通常滅菌溫度可達121℃至134℃,壓力范圍在0.1至0.35MPa之間,滅菌時間根據(jù)物品類型和滅菌要求設定,一般為15至30分鐘。
一、準備工作
檢查設備:在使用前,仔細檢查滅菌鍋的外觀有無損壞,各部件是否完好,儀表顯示是否正常,安全閥、壓力表等安全裝置是否靈敏可靠。同時,檢查電源線、插頭等電氣部件是否有破損,確保設備能夠安全正常運行。
準備物品:將需要滅菌的物品清洗干凈,去除油污、雜質和有機物等,以防止其影響滅菌效果或對滅菌鍋造成腐蝕。把準備好的物品合理地放置于滅菌筐或托盤內,注意物品之間要留有一定的間隙,以保證蒸汽能夠充分流通,使滅菌效果均勻。
添加水源:根據(jù)滅菌鍋的容量和使用要求,向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水位應符合設備的規(guī)定要求,一般不宜過高或過低,以免影響滅菌效果或導致干燒等安全事故。
二、操作步驟
密封與設置:將放好物品的滅菌筐或托盤放入滅菌鍋內,關閉鍋蓋,并按照要求對鍋蓋進行密封,確保鍋體密封良好,防止蒸汽泄漏。根據(jù)所需滅菌的物品類型和數(shù)量,選擇合適的滅菌程序和參數(shù),如溫度、壓力、時間等,并通過控制面板進行設置。
加熱與排氣:啟動滅菌鍋的加熱系統(tǒng),開始加熱。在加熱過程中,當鍋內有蒸汽產(chǎn)生時,開啟排氣閥,排除鍋內的冷空氣,直至有連續(xù)的蒸汽排出,以縮短升溫時間,提高滅菌效率,并防止出現(xiàn)溫度不均勻的情況。
滅菌與保溫:當排氣結束后,關閉排氣閥,讓滅菌鍋繼續(xù)加熱升溫,直至達到設定的溫度和壓力。此時,滅菌鍋進入滅菌階段,開始按照設定的時間進行保溫,使鍋內的物品在高溫高壓的環(huán)境下充分接受滅菌處理。
冷卻與干燥(可選):滅菌完成后,可根據(jù)需要選擇自然冷卻或強制冷卻。如果需要進行干燥處理,可在滅菌結束后,開啟干燥程序,利用鍋內的余熱或外界空氣進行干燥,去除物品上的水分。
取物與清潔:當滅菌鍋的壓力和溫度降至安全范圍后,打開鍋蓋,取出滅菌后的物品。取出物品后,及時清理滅菌鍋內的殘留水垢和雜物,保持鍋內的清潔衛(wèi)生,為下一次使用做好準備。
三、注意事項
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范: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自控型高壓滅菌鍋的操作規(guī)程和安全注意事項,嚴格按照操作步驟進行操作,不得隨意更改設備參數(shù)或進行違規(guī)操作,以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滅菌效果。
定期維護與校驗:定期對滅菌鍋進行維護保養(yǎng),檢查各部件的性能和狀態(tài),及時更換老化或損壞的部件。同時,定期對壓力表、溫度計等計量儀器進行校驗,確保其測量準確可靠,以保證滅菌過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防止超壓超溫:在滅菌過程中,要密切關注設備的壓力和溫度變化,確保其不超過設定的范圍。如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應立即采取措施,如停止加熱、開啟排氣閥等,以降低鍋內壓力和溫度,防止發(fā)生安全事故。
安全防護措施: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應佩戴好防護用品,如手套、護目鏡等,防止燙傷和意外傷害。同時,要保持操作環(huán)境的通風良好,避免吸入過多的蒸汽和有害氣體。